11月10日下午,由掛牌公司服務協會主辦的第三屆“資本力量高峰論壇”在黃河迎賓館盛大舉行。清華大學博士后、東北證券研究所總監付立春,為與會嘉賓分享了主題為《企業上市與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的精彩演講。
本文為付立春11月10日在“資本力量”高峰論壇的演講實錄
我講一下對中國未來五年經濟的看法,特別是十九大以后,在新一輪時代中,我們的經濟是怎么樣的,在此將我的一些思考,跟大家簡單交流。
第一,GDP,未來的經濟增長,十五年或者更多,我只想說五年,只要能達到翻番的目標就能解決問題。我從北京過來,對所有均衡的發展,體會的特別明顯,很多新區的設立,因為要鼓勵天津的發展,京津冀一體化,那邊建設的同時,北京市行政的中心搬到了通州,整個區域布局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現在的北京城六區,那不是北京了,叫首都,北京在哪兒?北京在通州。說這么多的意思是什么?就是我們現在所處的鄭州在我們河南,一路上也在大修大建,很多項目非常的好,我們這邊也會成為未來經濟的增長點,無論是企業,還是投資機構,我們可能是未來新的機會,而且最前沿的。所以我覺得第一個就是均衡發展。投資看的是未來,看的是潛力,這是比較興奮的第一點。
第二,充分發展。這個還挺有深意的,過去的外貿也好,制造也好,現在面臨增長情況肯定不如GDP那么好,不要說增長,能穩定持續就不錯了,有的甚至會遭遇更不好的情況。你如果不能充分的升級為經濟做貢獻的話,你所在的細分行業,甚至你的公司可能會面臨被淘汰的危險。這個不是危言聳聽,過去是互聯網+,這次的話可能是AI+,就是人工智能,大數據+,或者是云計算,ABC+。這不是概念,這是真實必須要做的事情,而且跟你原來的主業和優勢結合起來,如果你做不到,特別是對我們中小企業而言,可能是生死存亡的考驗,這是經濟和GDP相應的結構。
說一下CPI、PPI,這背后跟房價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從入市以后,特別是2015年以后,房價增長背后的貨幣,或者我們從金融角度看的因素,看M2增長的速度,看貨幣現在的增長速度就知道,房屋作為一個保值的工具,成為過去十年主要的一個配置的主體。那時中國的中產,房子是他主要的財產。未來十年,房子是不是還有保值的功能呢?這是毋庸置疑的,全世界都是這樣的。但是你作為一個中產,或者一個有錢人,兩種投資,或者是配置的方式,一個是房子,這是被動投資,全世界也是一樣的。另外一個為積極投資,就是股權投資,所以這也是我毅然決然的投入到新三板股權市場的原因。
換句話說,現在的M2、現在的貨幣增速,沒有10%了,過去15%,或者20%以上,現在沒有了。新時代,今天說的新時代是完全不同的,你如果拿過去的思維方式去想未來的話,在十九大前后,這是被割裂的,你過去的經驗、你的直覺在未來五年很多時候是誤區,這個我提醒大家注意一下。這是我第二個觀點。
我們做的工作就是這些數據的充分分析和挖掘,有興趣的話可以看一下我們的數據,它能說明一些客觀現實和問題和一些機會,我的題目是新時代、新三板、新階段。
三個部分,特別是第一部分,好多的數據和圖表,提醒大家看一看。
新三板正邁入新階段,這是我們對未來三到五年間,中小企業現在所處的新三板的基本判斷。我們正在邁入的過程當中,換句話說我們處在一個過渡的過程當中,所以大家覺得比較痛苦、比較迷茫,那就對了,證明我們這個判斷是對的。
從我們年初到現在,三板的成指是上漲了,微漲4%。曾經過去的三到五年內全世界最顯眼的資本市場,也是數量最多的資本市場,新三板在去年12月份達到萬家以后,第一時間提出來新三板擴容的時代已經結束了,現在是11月,大家看企業的數量還是1.1萬多家,我們發現最近一兩周有下降的趨勢,基本上今年沒怎么增長,掛牌速度明顯放緩,年初增長14%,過去這幾年基本上每年翻一番,股本的增長也相應的放緩,基本上是穩定的。從時間軸上來看,在今年6月份的時候達到峰值,之后就開始下行。
摘牌,可能過去這個詞不太敏感,但是現在已經步入試點,而且慢慢落到你考慮的一個范圍了。企業發展中,其他的戰略發展是一方面,另外,監管也是越來越嚴,沒有制度紅利或者更多的給三板帶來優惠的時候,很多企業甚至考慮摘牌,但是要強調規范性提高,你自身的企業規范性如果成本高,可能是被動的,這種情況可能會更多一些。
關于交易制度,理論上,除了券商以外還有其他的做市商,這個也沒有推下去,應該說做市制度現在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做市企業的家數,去年12月31號的時候是1600多家,現在是1400家,換句話說,更多的企業是轉到了協議轉讓,整體來看這個趨勢基本是確定的?,F在協議轉讓的比例已經占到了88%,九成的比例,而且還在增長。做市企業比例相應的下降,最關鍵的問題是大的優質企業從做市變成了協議的轉讓。
看上邊的這個圖表,是關于做市的,過去做市規模最大的是廣州證券,但是現在連前三都不是,為什么?就是因為廣州證券從年初到現在退了128家企業做市。東北證券,今年增了很多的做市,別的都退了,我們也退了一部分,總體來說,凈減少了37家,這個比例也是比較低的。
這個是它的業績總體回顧,特別比較的是創新層和基礎層。我提醒大家一個事實,最新的創新層名單里面它營收的增速,在這之前,年報的時候是34%,中報的是27%,利潤下降的更快了,特別是在2016年半年和2016年全年的時候增速都是150%,但是現在降到了27%。我特別提這個數據是什么?像這樣業績波動的企業,如果對他們統一的有一個重大利好,制度紅利,不管什么,從現在金融防范風險的配比下,會合適嗎?顯然不可能。所以在上半年的時候,我明確提出來了,你對創新層、或者其他層推出政策試點的前提是對現有分層的調整,但是很不幸的事情是沒有調整,換句話說,起碼在沒調整之前,所有大家預期的創新層制度也好,整體的安排也好,很難推出。
看這個直接融資,就是所謂的定增,我們到10月份的情況還是不錯的,到10月底是1070億,去年全年是1470億。這是行業的一些基本情況,其中金融、信息服務、采礦等等,這算一個中間的產品,并不是我們最后的結論,所以大家有需要的話可以參考一下。
這邊看估值,新三板又有新的跡象,我們發現近半行業的估值超過了A股,各行業估值水平分化較大,我們先不說下面?,F在都說新三板的估值低,現在我們一看,一般超過A股了,而且我剛剛研究發現,在去年年底、去年年中,基本上只有個別的行業會出現這個情況,現在超過一半了,是不是新三板現在太貴了,是不是漲的太好了?其實不是。剛才那個圖不知道大家還有沒有印象,創新層的盈利增長力是明顯下降的。
之所以出現這個情況,我們看價格,剛才看了整體的市場走勢,看它價格的情況,并沒有非常明顯上升的態勢。換句話說,新三板的增速,特別以創新層增速是明顯下降的,增速下降,不是說不增長了,所以這個是主要的原因。另外一個原因,我們統計發現9月份以來,滬深交易所整體的,很多行業市盈率出現了明顯的下降,大家炒股的都知道。不管怎么說,貌似新三板很多的行業已經比較貴,這是一個現實。
總結一下,新三板最重要的政策,新時代最重要的是一個新的政策周期。大家記憶猶新的,2月10號提到了新三板,大家耳熟能詳的就是,既要有苗圃功能,又要發揮土壤功能。苗圃、土壤怎么理解?曾經引起熱議,我想提醒大家的是,2月26號的時候,中國證監副主席趙爭平提出今年新三板改革重點是完善市場分層。令新三板企業、投資者、機構比較振奮的一個事情,就是3月5日的政府工作報告,積極發展創業板、新三板;4月24號證券法的修訂草案,所謂多層次的市場提出來了,現在新三板不是第三層,變為第二層了,所以我開玩笑的說是新型二板。怎么說呢?證券法將證券交易場所劃分為證券交易所、國務院批準的其他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新三板)和按照國務院規定設立的區域性股權市場三個層次。大家注意,現在的創業板和主板合并,是這樣的一個背景。港交所吸取了之前創業板的經驗,說的比較直接些,就是設立創新板,檢討創業板。其實從境外經驗來看,香港離我們很近,它是一個很好的反面教材,正面教材就是納斯達克,所以這一正一反也很清楚了。新三板一方面是向著納斯達克,一方面是向著香港的樣子發展,它新三板的樣子可能就是中國未來的樣子。8月25日謝庚董事長也做了重要的講話,現在定位不是不清楚,而且很清楚了,而且也提出了相應的發展方案。到10月18日,相關論述中,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該調的調,該存的存,存量的調整是主要任務之一,提出了要提高中國市場在國際化中的競爭力,搭建多層次資本市場。
我們判斷穩中求進依然是新三板明確的發展方向,穩是前提,新三板不能出現系統性風險,進則是方向,是積極作為??隙ㄒM,不進的話其實就是退,退就是風險。企業太多了,我們也在從各個角度進行分析和篩選,我們把現在所有的量化指標都搞一個模型,面對龐大的模型體系,這都是非常復雜的,還有一些非量化和非公開的信息,怎么評定規范性相對較差的企業,大家要盯著分層,分層就是主線。還有之前很多的降低投資門檻等等,從保護重要投資者這個角度來說,不可能。
這是我們投資者的一些看法,在新三板的二級市場,越來越不活躍的情況下,最痛苦的是買不到新三板股票,最最痛苦的是你買了新三板股票還退不出來,所以現階段交易性機會在逐漸的縮小,但配置層機會越來越顯現出來,大家的心態越來越好。跟我們之前的炒房是不一樣的,這個理念可能更重要一些。
從學習十九大以及對經濟升級發展的一些看法中得出來,未來所謂的長期配置性需求的行業,一是軍民融合,二是人工智能,三是生態文明建設,四是醫藥,五是教育,六是體育。這是我們給各個投資機構在現階段進行配置的一些方向。
軍民融合這塊我相信很多專業的機構,在這方面有涉獵的話就知道這個市場多大,潛力有多好,特別在新階段,在2015年的時候,就把軍民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十九大報告進一步強調要更加注重,審批、壁壘,這個市場是一個非常大的,我們也想了一些標的,有完整的名單。十九大報告也提出了,AB+,人工智能和大數據,關注細分的龍頭,有技術有優勢的企業。
生態文明建設,無論是經濟還是環保,都有很大的市場,美麗中國嘛,可能經濟增速沒有那么高,就是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成現實,如果是不美麗、不綠色、不生態的話,肯定是完成不了任務,它的業務專業性比較強,像清潔能源發電、污水處理、回收利用這些子行業我們也有所關注。
教育,最近我有一個朋友在美國華爾街,他去考察了一下,發現很多中國的企業在美國上市,其中最多的一個行業就是教育。而且大家注意到,在9月份的時候,中央也出臺了關于教育的一整套意見,像我們在座各位的小孩兒,包括我們自身,他們的發展也影響教育的市場。它的重要性可以說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創新的背景是什么?里面有好多教育都是創新,你要充分發展,沒有創新是不可能的,要提供它的增加值、附加值,沒有創新不可能的,這是充分發展的核心,創新背后沒有一個教育的支持那也是不可能的,說多重都不為過。這里面有很多,因為它也有自身的特點,對于師資還不錯的一些企業,我們也是非常的看好。
體育,我就不用說的太多了,大家看看朋友圈,基本上都是曬跑多少步,包括參加馬拉松,在座大佬們很多跑馬拉松的,這么極限的,還這么受歡迎。我在美國生活過一段時間,他那邊的體育產業真的發展很好,而且是中產以上的必須品,是那里的奢侈品,很貴,但是品質很好。中國與體育相關的,可能有的比較貴但是品質還差一點,包括教育,包括文創這些,應該說是一個特別大的藍海,機會也是非常多,可能需要深耕,而且是長期的堅守才可以。我們也篩選了一些標的,包括一些具體的細分子行業,比如體育用品、健身等等。
掃一掃關注 高新區掛牌公司服務協會 官方公眾號,享受更精準的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