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14 掛牌公司服務協會
11月10日下午,由掛牌公司服務協會主辦的第三屆“資本力量高峰論壇”在黃河迎賓館盛大舉行。深圳同創偉業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丁寶玉,為大家帶來主題為《審時度勢 洞見未來》的精彩演講。
本文為丁寶玉11月10日在“資本力量”高峰論壇的演講實錄
中國老祖宗有一句話,天時地利人和,天時是放在第一位的,也就是說我們必須清楚你所在的企業,或者你想要干的事情,處在什么樣的狀況中。如果連自己所處的環境都不清晰,何以對企業進行戰略定位?又何以作出正確抉擇?企業只有方向對了,你才能越走越接近夢想所在的地方,企業如果選錯方向,那你只會越走越遠。所以,了解自己現在到底身在何處對我們非常重要,那我們現在在哪里?最近這幾年,我們的政府、很多經濟學家、各位在座的耳朵里,經??M繞的三個字:“新常態”,以及剛剛落下帷幕的十九大報告當中的“新時代”。為什么短短的時間里既有新常態又有新時代的說法?這些詞是不是涵蓋了我們的現在?
為什么前幾年提出新常態?2016年上半年,權威人士提出經濟就是“L型”的說法,要進行供給側改革。從2013年到2016年,中國的經濟有一點小波折,一直處于下降的趨勢當中,2017年上半年我們的GDP仍然是6.7%,雖然下降的幅度不大,也在中央政府希望調控的范圍之內;但是我們看到了另外一個問題,為什么說新常態?新常態有什么內涵?新常態更多的是讓大家了解我們現在所面臨的環境極其復雜,中國要想上一個新臺階,面臨的挑戰非常大。李克強指數中較突出的一個就是用電量,在中國經濟轉型真正成功之前,克強指數對中國經濟的分析都有非常大的作用??藦娭笖抵械娜齻€指標,一是用電量,二是鐵路貨運量,我們可以再擴大一點點就是貨運量,當時克強指數提出是在東三省,如果我們放大到全國用貨運量更好一點,三是金融貨幣的投放量。這三個指數反映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對中國的經濟都有非常大的影響。
2013年到2016年我們的用電量和GDP指標實際上是不相符的,很多經濟學家對中國這幾年GDP的數據,包括清華的博士都提出疑問,我國2013年到2016年GDP的增長是否真的像指標中說得那么好?因為我們用電量的下降速度太快了,2015年達到了0.5%,大家如果記憶深刻的話,我們的房地產市場是什么時候放開的?實際上就是2015年5月30號,因為那時候的經濟,在了解內在數據的專家眼中,經濟已經面臨著非常大的困難和挑戰,所以我們又記起了中國經濟發展中常使用的利器—放開房地產,這也造成我們的房地產經濟在過去的十幾年中三年一個循環的現象,本輪除外。為什么我們的用電量和GDP不同,最后GDP會是如此結果呢?
我認為政府的數據每年都用相應的維度在做,它的趨勢、整體的統計維度以及相對而言的變化度,我不認為有想象的那么大,造成用電量從3.5%變到0.5%,我們的GDP還沒有變,我不認為。我個人的觀點,中國經濟的GDP這幾年的數據之所以有這樣的增長,主要的原因來自股轉中心,其最近幾年為中國經濟作出的最大貢獻之一,就是讓我們的GDP數據維持在比較好看的狀態。中國已經在申報的企業11600家,平均每家的銷售收入達到了1.3億,我已經做了20年的投資,見過很多規范的企業,也見過不規范的企業。在座的很多企業家都很清楚,在創業非常艱難的時刻,企業運行中存在一些不規范的情況,一旦上了股轉中心這個板塊,在逐步規范的過程中,對GDP統計數據會有非常大的改善。當然,股轉中心真正最大的貢獻是為我們中小企業在國家轉型過程當中所肩負的最重要的使命:創新創業。十九大文件當中再一次提到發展多層次市場,我相信股轉中心一定能夠對中國的創新創業起到非常好的作用。在過去的這幾年中,尤其是在新三板的熱潮中,因為有專門的新三板基金,很多企業通過新三板完成了融資,投資人都知道,只要上了新三板價格就上去了。這就是新三板非常重大的作用,所以我覺得在過去的這幾年中,新三板為中國的創新創業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希望它在經過這一輪低谷之后,通過主辦單位和中央政府對新三板市場的充分認同,拉開其下一輪繼續發展的序幕,為中國創新創業的發展作出它應有的貢獻。
當前我們的看到的一個現象是,香港成為了世界房價最高的地區。我來自深圳,中國現在的人均GDP在世界排名中還非常落后,即使GDP總量也比美國低,但是我們的房價卻位居世界前三十名,這個現象是否合理?我們今天不討論房地產過多的問題,但是否有點過了?中國經濟所能利用房地產的時間還能有多少?中國現在面臨著一個非常非常關鍵的時期—結構轉型期,而且結構轉型的時間也不會長。全世界各國一方面是友好關系,但實際上國與國的競爭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國與國之間也一定存在戰略競爭關系,所以結構轉型的時間不會很長,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最佳最好,甚至有可能是為數不多的時機,有可能就是未來的十五到二十年。
我們剛剛提到的新常態,它所闡述的更多的是挑戰,我們要在困難當中去發憤圖強,去努力,中國經濟面臨的形勢錯綜復雜,這是新常態里所涵蓋的更多一些內容。那我們的新時代呢?我們看一看。
有人說中國這幾年經濟的發展就是房地產的發展,我十分不贊同。中國改革開放以來這幾十年的發展確實與房地產息息相關,房地產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還會對中國的經濟產生比較大的影響,但如果說已經過去的三四十年就是房地產發展的三四十年,我非常的不同意。三四十年中國能造航母嗎?不能;三四十年前中國能造大飛機嗎?不能。三四十年前我們的經濟非常落后,我記得當年發水災的時候,香港同胞給我們捐了7億多資金,在當時看來是非常大的數字,但是今年可能幾家企業就能捐出幾個億的數字。這三五十年中國經濟的發展,除了房地產發展的同時,我們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中國有世界上最大的通訊商場:華為,全世界最大的移動網絡:中國移動,全世界最大的電商:阿里巴巴,全世界最大的游戲收入公司:騰訊,全世界最大的院線:萬達集團,全世界最大的超級計算機第一第二都在我們中國,這都是這幾十年來中國在高端領域,或者說在主流市場領域取得的成績。還有,“復興號”時速350公里,是全世界最快的高鐵,我們有全世界最大的移動互聯網,除了最大的通訊公司之外,我們的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剛剛發送成功,在全世界400多種主要工業產品中,中國有220個產品位列世界第一,也就是說一半左右的工業產品我們都是世界第一。從2008年以后,我國已經成了世界第一大制造大國,雖然我們現在在高端裝備制造上還有待努力,但是即使在高端裝備制造領域,我們也取得了非常長足的進步,比如說大飛機、高鐵,這里面都包含了非常高的技術含量。
所以到了今天,我們看到新常態中復雜困難形勢的時候,更應該看到的是已經取得的進步以及正在和未來會取得的越來越大的進步。中國人無需妄自菲薄,有一位去談我們WTO入世的領導說的一句話發人深思,“我們中國不用把孩子送到美國等西方國家留學的時候,中國就是真正的強大了”。我認為這句話本身是沒有問題的,但我想表達的是,不用擔心,這個時間很快就會到來,少則十年,多則十到二十年,中國派出去留學的熱情大幅度下降,也一定會有很多西方國家的學生來中國求學。所以只要給我們時間,以中國人的勤奮、智慧和努力,中國社會的未來一定是前景光明,相信各位也能見證我們中國經濟的發展,無論是GDP總量還是人均GDP,抑或是在各種科技領域,我們都會看到中國將會在未來一二十年當中取得長足的進展。
我們剛才講到,我們現在處于一個非常好的時期,中國已經在很多領域取得了非常長足的進步,中國經濟未來的走勢將何去何從?先看歷史,我們預測未來一定要了解歷史,不僅要了解自己,還要了解其他國家,因為他們走在了我們的前列,無論是發展比我們好的美國、德國,還是其他的一些在發展過程中出現問題的拉美國家,拉美經濟在之前很糟,但是現在比我們發展好,我們都應該有所關注,進而預測我們經濟的未來。
這是一張圖表,這張圖表展示了從1978年到2014年中國這一輪經濟最輝煌的時期,也就是說中華民族在現代史上創造歷史奇跡時期的一個圖表,從1978年到2014年中國經濟維持了8%以上的高速增長。
中國經濟發展的動力,各位經濟學家都有相關經濟闡述,如果說是城市化,很多國家都有城市化,要說為工業化,很多國家也是工業化,為什么中國成為了現代史上最強的奇跡?我梳理了一下原因,每個學者和經濟學家的側重點不同,其中觀點比較新穎的是,中國城市化、經濟化、市場化,包括我們權威人士說的,中國經濟為什么取得這么成功?他強調最大的一條是市場化。大家知道,鄧小平改革開放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市場化,對許多國家來說,市場化不是很困難的事情,但在中國市場化卻是很困難的事情,改革開放中很重要的一塊就是市場化。中國人口數量眾多,地域遼闊,我認為這個是所有原因內中國有別于其他經濟體的。無論當年怎么發展,一個非常重大的原因就是有了土地公有制,土地財政。我看到一張表,現在最不依賴土地財政的第一名是我們深圳,因為它市場化做的更好,來源于土地的收入不到20%,其他地方大部分都在50%左右。土地財政讓我們政府有更多的錢去投資,有更多錢去上很多的工程,無論是之前的“鐵公基”還是現在的雙創,如果沒有這個,中國政府要想做更多的事情很難。我們說資本的力量,沒有資本干什么?什么都干不成。所以土地財政確實在中國這三十五年高速發展中起了不可磨滅的作用。當然我們不一定非要進行排序,一定是這些東西非常的重要。最后一條也非常關鍵,中國現在這樣的發展,與教育也是息息相關?!吧倌昱d則國家興”,很多仁人志士都強調科教興國。教育,或者說人才是一個地方、一個國家發展中非常重要的關鍵點,源源不斷的高校人才為中國經濟的發展,高端制造及高科技發展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
再來看看其他國家,我認為這張表對我們的預測非常有指導性意義。在現代出現長期高增長的國家是不多的,時間最長的是中國,從1978年到2013年,或者到2014年,都維持了高增長。排在第二名的是韓國,第三、第四是中國香港和臺灣,第五是日本。我最想關注的是他們高速成長之后的走勢,大家看到新加坡是7.18%的增長,維持了大概十幾年,韓國維持了5.76%的增長,中國香港4.14%,中國臺灣6.59%,無一例外,他們在創造奇跡之后全部都下了一個臺階。我不認為下一個臺階是壞事,我們要尊重經濟規律,如果你不尊重經濟規律,你繼續維持高增速發展,在強大的中國,我們是可以維持的,但是我的觀點很明確,我們不能那么做。如果我們去加大投資,以中國現在的力量,中央政府的力量,去強行維持8%的增長,維持一到二十年,我不認為維持不住,如果他想維持是有機會能維持住的。但是你對自然規律的損傷,你對資源的摧殘,可能是在拔苗助長,此后一系列的問題會非常大,成長完之后所面臨的環境和困難將會更大。所以我不認為經濟下臺階就一定是什么壞事,經濟下臺階又不是變成負增長,只要是正增長,仍然是增長。美國歷史上很早出現了8%以上的增長,每年的那一輪大增長時期,經濟增長是6%,我們沒有必要對6%甚至是3%看不起。我們的基數在不斷的龐大,這些國家的發展歷史,也許里面延伸了一個規律,就是維持長期高速增長是可能還是不可能的?我也深入的去思考了這個問題,因為我不是經濟學家,思考錯了也沒有關系。
經濟學家都說了,最持之以恒的增長是消費,全世界消費對經濟的拉動是70%,中國還有空間,為什么這些發達國家到最后都下來了?我們想一想GDP的構成,似乎能夠看出端倪,大家知道GDP的一個維度是投資、消費、進出口,所謂的三駕馬車,你不可能長期的投資鐵公基,這在經濟學上認為是不可持續的,也就是說靠投資拉動,有一段時間可以,但是在人類的歷史上,這是不行的。你進出口老是順差,特朗普說了,中美貿易逆差的責任不在中國,在于美國前總統,那你順差太多了,人家要求你買他的東西。所以,你想用進出口長期大量的拉動經濟,這也無以為繼。所以必須要消費,等你變成發達國家之后,要增長經濟,就要靠消費拉動。消費怎么來的?消費要靠錢,我們剛才說資本的力量,錢從哪兒來?老百姓要消費,來源于你的工資,來源于你自己掙錢,無論是工資還是投資股票,都是要掙錢,你掙錢哪兒來的?是GDP中間的一部分。在座的各位說了,還有貸款,我們GDP消費的拉動,一方面來源于本身的收入,還有一方面來源于貸款,兩者加一起就是消費的拉動。大家想想,用這種模式很難讓經濟產生非常大比例的增長。也就是說靠消費來拉動經濟是不可能出現高增長的,原因在于主要的資金來源于上年GDP的一部分。我們假設你今年花掉了去年的錢,這個模型是可以假設的,你會發現,用消費拉動經濟,它很難長期的產生非常高比例的發展。所以中國經濟未來達到發達國家之后,達到非常高的經濟比例之后,必然會下一個臺階,這個臺階沒什么不好,因為我們的基數非常大。
看一下與我們最近的韓國近幾年的發展,也許對我們未來的經濟有一定的預測指導意義。這是韓國經濟從1962年到1991年經濟發展的圖表形狀。經歷了1991年之后,在1992年到2002年,除去屬于偶發事件的經濟危機那一年,他們維持了平均6%左右的增長。但是他們也就維持了十年左右的時間,然后他們就進入了一個低速增長期,大約3%、4%。韓國的GDP去年是2.9%的增長,今年有希望達到3.0%左右的增長,韓國的經濟要想達到6%的增長,坦白的說需要很長時間,但是我不認為他們非要維持6%的增長。所以基本上可以形成一些結論,謹代表我個人的一些觀點。
中國經濟高速發展時期一定是最好的掙錢時期,在座的早期企業家,在那十幾年,很多人把企業家分成幾大商,改革開放一開始叫膽商,只要有膽量下海就必定成功,后來是讀書人開始創業,叫才商,有才的讓創業。最好掙錢的,GDP高速發展的時期已經過去了,我們不希望它再那么高速發展,因為那么高速,偶爾一兩年沒關系,長期的發展,意味著你對資源的崛起、對環境的破壞等等,緊接要所面臨的很多問題都將接踵而來,你需要歇一歇,這樣會發展的更好。所以最好掙錢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中國經濟在未來的時期將進入6%到8%的增速時期,這個時期維持的時間,我個人應該會比韓國長,大約維持十五到二十年的時間。其中還有一條,這十五到二十年,剛好契合了中國的發展,剛才講中國發展的很多原因中,很多重要因素,比如說中國的城市化,中國的人口紅利等等,在未來十五到二十年當中,我們“十三五”也好,“十四五”也好,每年的城市化率,官方數字都不一樣。我個人認為中國房地產大好時期也會有十五到二十年,中流砥柱的作用都會在城市化發展過程中顯現,房地產的發展一定跟城市化發展息息相關。我們是在后人口紅利期時代,這樣的時間仍然會維持十五到二十年的時間。種種數據都給我們提示了未來十五到二十年是中國經濟有可能轉型的最佳時期,這個時期過后,倘若我們如愿以嘗,我們將會成為世界GDP大國。這個預測是2015年的,大約在二十到二十五年之后我們中國的經濟會健康的再上另外一個臺階,也就是3%到5%的中低速增長,但是它的絕對值會超過現在每年GDP的7%。
中央政府引導基金為中國的雙創提供了非常大的助力,我們現在的投資不是很謹慎,因為資金多,大家好像都在瘋搶,我的觀念很明確,要發展一個東西,必須要有泡沫,有泡沫不是壞事情,泡沫有非常強大的示范效應。硅谷為什么能成為美國創新創業的源地?當然我們中國也有兩個地方,一是深圳,很多國外友人把深圳當成中國的硅谷,二是北京的中關村。硅谷很多人除了自己內心深處的喜歡之外,他們創業之后,或許今天晚上還在同大家分享,明天就上市成了百萬富翁、億萬富翁。我們不崇拜金錢,但這是對年輕人非常大的激勵,我們不為金錢,但不是說金錢不重要,除了精神之外,物質的示范效應有非常大的作用。所以無論是上交所還是深交所,或者說股轉中心,他們都承擔著在創新創業中,為企業提供“泡沫”發展的責任,這樣年輕人才會建立更大的夢想。所以“泡沫”是有它的必要性的。
接下來五到十年當中,風險投資、股權投資將是一個非常好的風口。大家知道在過去的十幾年當中抓住了房地產就抓住了財富,未來十幾年當中抓住什么才能抓住財富?未來十幾年當中錢更難掙了。我由衷的認為,在未來十到十五年中抓住股權投資就抓住了財富,雖然這不等同于過去十幾年中抓住房地產就住了財富,或者是抓住實物資產就抓住了財富。我們維持十五到二十年6%的增長,這樣的復率是非常厲害,如果按照6.5%的增長,大約我們的GDP可以翻2.5到3倍,那時候我們的GDP大約能到26到30萬億美金這個數量,屆時有可能超越美國。在已經過去的五到十年當中美國的經濟是波動的,今年美國的經濟非常不錯,有可能達到3%左右的增長。如果美國的經濟在未來十到二十年當中呈過去的波動式增長,在203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大國,我們人均GDP將達到2萬美金左右。所以在這樣一個大好時機下,中國有望在2030年前后成為世界第一大國。在座的各位都能夠見證中國最輝煌的發展時期,為什么這個時期能夠到來?除了前面所說的原因之外,還因為我們中國人太勤奮了,我們中國人太聰明和智慧了,中國人的勤奮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我們曾經投了一個企業,那家企業最終賣給了老外,老外跟我們這家投資企業交流,人家說我們研發一個新項目沒有三個月都啟動不了,在你們這兒一個新項目,老板一開口晚上就加班干。我們上市的一個企業說了一句話:“8小時之內求生存,8小時之外求發展”。什么意思?就是8小時之內可以不掙錢,求生存就行了,8小時之外求發展。這就違反《勞動法》了,但是《勞動法》沒有說自愿加班的。這個公司是員工持股最多的,老板是真正把企業當成了員工的公司。我們中國人很勤奮、很聰明,那你怎么可能不成功呢?
同時未來也會出現一個現象,就是大量的行業進入寡頭時代,或者說總寡頭時代,也就是說很多行業只有一家到三家,一家到兩家企業,很多企業的格局,就像現在的美國和很多西方發達國家一樣。在座的企業家要想清楚一件事實,未來二三十年你要么成為寡頭,要么你為寡頭服務,否則你將被掃地出門。在這樣競爭環境中,你將失去在產業鏈中的位置,所以未來幾十年仍然是變化的現象,就是一個最大的不變化。未來的幾十年企業家要不斷的思考問題,在未來的發展當中,在中國下一輪大潮中還有沒有你未來的位置?這是你必須要思考的問題。
剛才對中國未來經濟的走勢作出了我個人的一些觀點和看法,贊成不贊成不重要,關鍵是你要清楚,我之所以這樣說的觀點邏輯在哪里,你自己去分析,得出適合你自己的結論,并用你自己的結論去指導你的公司和你的投資。在新時代下投資會有什么樣的機會和趨勢呢?在我們投資機會產生的同時,也是你企業發展機會的同時。
我們剛才講過了,要有“泡沫”,“泡沫”能給我們產生很多的示范效應。要想產生“泡沫”,產生示范效應,我們的交易市場就要提供非常好的產品,無論是硅谷的企業還是企業去掛牌,我相信未來中央政府一定會利用好證券市場,對中國的雙創、結構轉型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所以我非常贊成劉主席上任之后對新股發生節奏的控制,因為每年統計數據都顯示并不是IPO拿走了更多,所以資本市場在未來的時間段必須要為中國的轉型保駕護航,當局者必須要接受或者面臨證券市場波動對其產生的挑戰,必須要頂住壓力,堅決前行,只有這樣中國的結構改革才能在相應的時間內取得成功,我也相信中國經濟的結構轉型能在未來二十年左右的時間內,完成結構轉型。
看看已經過去的2017年的上半年,上市企業達到247家,這個數據非常的令人鼓舞,因為在中國證券歷史上,其中最好的一年是2010年的372家,第二多的是2011年的280家。我們這247家的半年數據已經接近了歷史上最好的,不出意外,今年全年將達到450家,對我們直接融資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這里絕對要為中國證監會點贊,我相信這樣的態勢還會繼續維持。當量變產生質變的時候,三四年之后中國證監會將面臨更大的挑戰和壓力。所以我認為400多家的數據未必能夠維持特別長的時間,但我希望能維持。即使把速度稍微降一降,變成350家,也仍然會對中國資本市場,對中國經濟的轉型起到非常好的促進作用。
這是我們今年上半年上市的,在座的企業家可以看一看,你上市的機會有多大,看看這張表就知道,機械制造排在第一位,第二位是化工原料及加工,第三位是電子及光電設備,這三個行業反映了中央政府和中國證監會對什么樣的行業感興趣。中國證監會就是要往實處去走,就是跟結構轉型相結合。理所當然我們也應該知道,高端裝備制造也好,新材料也好,光電設備也好,我們所有的新興戰略產業都將是中國證監會大力支持的對象。同樣的道理,做投資的都應該順著國家的戰略去走,這樣你投資的成功率就會很大。
具體的站在投資角度,投資的機會在哪里?習總書記說,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是我們現階段必須要考慮的問題,因為習主席已經說了很多次這樣的話,說了就一定會實行的,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會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投資機會?大健康、大消費、大服務、大文化,這里面都會延伸出非常多的機會,當然我們可以籠統的看為消費升級,除了吃好穿好玩好,還要看電視劇、看電影,看精彩的體育賽事,這都將是我們消費升級中很重要的機會。
我只展開一個大健康領域,我們說各個國家的大健康永遠是朝陽行業,大健康這幾年的增速都是GDP的兩倍,那就意味著你在這個領域投資成功的機會高于其他領域,因為它比GDP增速快兩倍。美國最賺錢的行業是醫療技術行業,作為行業來說,大健康領域無疑是最掙錢的。我們中國在創新藥方面,未來五十年都會有長足的進步,比如在上市公司中排在第七位的恒瑞,中國的創新藥現已開始進入井噴時期,我相信這不是偶然的現象,并且會持續下去。不僅是創新藥,前面的腫瘤藥,隨著醫藥分家,我們醫院的收入也將會大幅度增加,這將給醫藥企業領域帶去非常多的機會。
這是我們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在投資篇的機會,這是我們消費升級,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所帶來的機會,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做好你自己,做好自己的定位,然后堅決的持之以恒的發展你自己。我們說未來中國除了消費之外,中國制造2025將會為中國未來制造業的發展打下非常好的基礎。就像我剛才所說,二十年之后,中國一大堆的品牌,無論是消費還是制造級的,都會產生非常多的機會,比如大企業、大輪船、大高鐵、大飛機這四個最能應用高新技術,也最能帶動我們產業發展的行業。
大家知道,現在中國的房地產對經濟的拉動在30%左右,甚至有的專家認為在40%,美國在8%左右,等房地產不能作為拉動我們國家經濟增長主要因素的時候,那就必須要有其他的東西頂起來,在國家支柱性產業當中我們必須要取得突破,取得了突破,就會延伸大量的投資機會,獲得企業家做企業的機會。我們的新能源汽車拿到世界當中競爭力還是不足的,但是新能源汽車這塊也是我們投資機構非常青睞的?,F在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量,每年都排在第一位,所以我們在這一條產業鏈里突破具備非常大的基礎,如果未來的中國和世界上跑的很多都是中國電動車的話,我們無疑將會取得非常大的業績。還有一個比較大的主戰場,就是中國目前進口量排名第一的集成電路。我們在集成電路這樣的主戰場上,所需取得的突破,仍然任重而道遠,集成電路想要有所突破更難,因為這是人家幾十年幾百年的沉淀,我們要想在這個領域大幅的突破,需要我們民營企業發展的同時,加以國字號企業的進軍,唯有突破之后才能在這個領域主導。目前我們擁有的很多第一都不是主戰場,坦白的說,它的價值和你在主戰場上是不一樣的,汽車一定是未來的主戰場,集成電路也是國與國間最重要的主戰場,你必須在主戰場上取得突破,我們所說的取得突破不一定非要是第一名,我們要走自己的路也要讓別人有路可走,我們不一定在每個領域成為第一,不能差距太大,在未來的四大領域當中,將會在高端制造業,或者工業4.0里面延伸出非常大的領域。
前面講了兩類的發展,一個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還有高端裝備制造工業4.0,我們三個十年時間把中國的裝備制造業從跟隨最終變化引導者,這是我們為人類社會的發展作出中國人應該作出的貢獻,中國人作為唯一一個文明傳到現在并能夠承續的國家,我們有這個責任。
人工智能,比如說阿爾法狗,你跟機器比計算,顯然是干不過它的,這無異于以卵擊石,所以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只要是以計算為主的,現在就可以宣告人工智能絕對能戰勝人類,但是在其他領域人工智能還存在必須要解決的問題。雖然它也許比在座的各位想象中發展的快,但是人工智能必然需要一個發展的時間,比如人工智能在復雜場景、沒有邊界的場景中還需要更多的突破。所以無論你相信不相信,AR終將會對你的生活和你的企業產生重大影響,各位可以跟你們公司的年輕人聊聊天,因為AR會迅速對一些行業產生作用,對某些可能會慢一點。關于AR,我看了一個節目,最終的結果,機器人戰勝了三位杰出的青年詩人,人和AR對比做詩,做出的詩優秀程度還是出乎人的想象??梢?,無論你信不信,科技改變人類,這是不以人類的意志為轉移的。尤其沒有關注新經濟的企業家你必須要關注,你必須要相信世界是我們的,也是你們的,但終歸到底是孫子們的。
我剛才講了三大投資領域里面的機會,再說一下,在投資領域會出現的一些現象。在市場里面,隨著政府萬億資金的到位,我們這個行業前景非常好,我們市場上的錢多的是。在這樣的新形勢下,PE、VC會處于一個什么樣的階段?未來十年抓住什么才能抓住財富?我覺得抓住股權投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風口,這幾年行業進入品牌和專業化,沒有品牌和專業的機構將會很難生存,現在已呈現二八定律的現象,強者恒強合,要么做規模,要么做精品,你必須選出排頭兵,必須把鄭州作為我們率先突破的橋頭堡,舉全省之力帶動鄭州,才能在經濟格局當中讓我們河南有它的應有之地。
行業里面,剛才說了注冊制的發行會給我們帶來很好的機會,并加快和成熟資本市場接軌?,F在只要你有很好的技術,后面的投資人一輪一輪的搶,就是因為我們市場有這么多錢,正是因為有這么多錢,我們企業才能一輪一輪融資,但是必然會出現一個現象,很多企業魚目混珠,拿了他不應該拿的錢,或者投資人給他不應該給他的錢,所以春天之后會一地雞毛,但是沒關系,你也不要非常的反感和悲傷,這是必然出現的現象,凡事有利有弊,只有利沒有弊的事情這個地球上沒有。
新三板仍然是值得關注的市場,它至少為我們創投市場提供了非常好的機會,三個打通促進投資退出的連貫性。關于主要布局,剛才說了強者越強,弱者越弱,我們必須把資金投在成功概率比較高的地方,證監會、上交所、深交所早就統計過了,主要在北京、上海、浙江、江蘇、廣東、以及鄭州以外的強二線城市,所以我們必須這樣發展才行。行業布局重點投資于大健康、大數據,PE要追求精準,寧可錯過,不可措投。
給大家做個總結,未來二十年將是中國轉型最關鍵的時期,甚至是成敗的最關鍵時間點,將會延伸大量的投資機會,在各個領域都將會產生一大批世界品牌企業,機會多多,希望多多,我很看好。未來十年將是中國企業的黃金十年,抓住股權投資就抓住了黃金十年。作為投資機構,我給大家一個建議,市場上的機構非常多,聚焦和專注是必不可少的,向品牌和精品努力,專業度和專注度都必須要到位,正如我們所說的規模產生品牌,專業產生深度,品牌創造價值,深度創造高度。
掃一掃關注 高新區掛牌公司服務協會 官方公眾號,享受更精準的內容推薦!